每個月大家最期待的禪坐共修時間,在昨日(20號)晚上,由常惺法師與常初法師一同指導的時間又到來了。雖然每位菩薩都帶著整日工作疲勞的身心到來,但禪修確讓大家有不同的感受,接著我們一同來回顧昨日法師指導的過程。
放鬆、體驗身體的感覺
常初法師開始便帶領大家進行八式動禪,由動中體驗身體每個部位的鬆緊感受,清清楚楚的覺照自己的身體感受,在一天的工作後,這樣由動引導至靜態的打坐前的功課,讓大家慢慢收回那顆辛苦了一天的心。
學習佛菩薩的慈悲、柔和
接著,常惺法師帶領著大家做禮佛與拜佛,法師引導著大家 : 學習佛菩薩,那慈悲的內在、柔軟的身心,慢慢的感受每一動,每一個當下的虔誠禮拜,身與心的統一,身心交感,每位菩薩都非常攝受,一動一動的禮拜著。
調身、調心、調息
端正而坐,由頭頂慢慢而下的放鬆,讓每位參與的菩薩們慢慢的進入了禪修的方法,關注自己的呼吸,漸漸地呼吸平穩而細長,心裡頭沒有任何一絲點的雜念、妄想,大家都努力的練習著。
感恩、慚愧、懺悔
一柱香的時間非常快的過去了,來到了大家期待的與法師互動的時間了,首先,法師們問到菩薩們是否能在一天辛勤工作後,來到這邊共修能放鬆身心,用上方法? 是否在家也有打坐的習慣。大家詠躍的回應與發問後,法師一一的解答了大家在禪坐上的問題,接著法師提到,這次共修一開始讓大家利用拜佛開始,知道為甚麼嗎? 除了讓剛剛下班的菩薩們藉由拜佛的動作來慢慢收攝身心之外,另外就是拜佛有懺悔的功能,藉由拜佛,心中生起懺悔,而懺悔的方法也是所有法門的根本。
接著有菩薩提到若在拜佛時無法提起慚愧心要怎麼辦? 法師補充到,之前有針對這樣的問題請教過師父,師父有指導提到,針對不同的無明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對治,師父提出的心五四之中,四安、四要、四它、四感、四福,就是針對不同習氣加以對治,例如瞋心重的習氣起來,就可以用四感的感化、感動、感恩與感謝來對治,藉由他人對己身好的部份提起來,放掉對他人的瞋恨,所以不是每種
習氣都用同一種方式來對治。
而最後,大部份菩薩雖然來禪修,但無法有效地在應用在生活中,即碰到不如意的事情還是無法當下處理它,要怎麼處理。除了當下回到方法之外,就是觀察自己的呼吸身心之外,就是像前面提到的,法師提到,不同的習氣起來,要用不同方式對治,而大家也在法師清楚的解說中,瞭解了方法,知道了觀念,相信一定能慢慢的把禪修中學到的功夫帶入平常生活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