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常慧法師來,替大家非常清楚講解了觀音法門的內容,並帶領大家體驗觀音菩薩修習耳根圓通的方式。而這周的課程接續到<大悲咒><<大悲懺>>的部份,這兩者皆出自<<大悲心陀羅尼經>>,巴利語為Mahakaruna Dharani,其中 Dharani 為總攝、憶持無量佛法而不離念的意思

 

 

 <大悲咒>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於千光王靜住如來處聽聞所傳授,上周法師有替大家說到,千手即是慈悲的表現,而千眼則是智慧的代表。所以持咒的功用,可以得到自力與他力的幫助,自力的部份為藉此而達到身心統一,更加可以產生慈悲心、智慧心,去執著藉以消除業障。他力則可以匯集與觀念無量劫以來,觀音菩薩所修得的功德。

 

 <<大悲懺>>是由宋朝知禮和尚依<<大悲心陀羅尼經>>,所發展出來的懺法,我們現在較為常見的懺法有 : 八十八佛洪名寶懺、大悲懺、慈悲三昧水懺與梁皇寶懺。對於這些懺法,皆有洗滌、淨化、悔罪與拔贖,我們不健全身心的意義。懺悔,師父說唯有在真正的虔誠懇切中,才能發生作用,而藉由共修,總是會因他人的虔誠喚起自我的虔誠,他人的慚愧提醒一己的慚愧,以致感應道交,真真實實的懺悔、淨化了。


 1.jpg

 

藉由懺法,老師替我們介紹到,大部份的人對於都有一知半解的觀念,”(Karma / Kamma) ,英文應該翻成 Action,業有分成善與惡,因人容易起心動念,所以容易造。這些都與我們的習氣、慣性一樣,總是容易隨境來行動,比起人,肉食性的動物雖然會獵殺其它的動物,而來達到覓食的行為來說,但對動物來說,因為是單純的本能,所以不較不容易跟我們人一樣,由動壞的念頭到去行動而造成的來的多。所以我們要時時留意「心念、語言、行為」的影響。

 



2.jpg 
 

對於我們來說,總是在逆境來的時後感受特別強烈,其實我們應該好好感謝這樣的因緣機會,在順境中,我們不容易覺察自己的不足,逆境來時,總是一再考驗我們的身心,也唯有如此才能發覺自己欠缺的東西、不足的地方。

3.jpg 

 

在替大家介紹完的總類之後,老師提醒大家,藉由身心由來修習佛學,不要由而來,這樣便不容易於學佛這條路上退轉。老師也舉了許多的例子,對於身旁有些人,因為觀念不正確,最後而離開學佛這條道路。而因緣果報,難思難意,不可思議,老師舉出她在中華佛學院上課時,常常聽到楊郁文老師提出的,分享給大眾。希望大家都有正確的知見,不因而來,但願常而學。

 

 <八大人覺經> - 第二覺知,多欲為苦,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;少欲無為;身心自在。第三覺知,心無厭足,惟得多求,增長罪惡,菩薩不爾,常念知足,安貧守道,惟慧是業。

 

對於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應該從哪邊來呢? 師父時常告訴我們,若我們心常知足,知慚愧與懺悔,那麼我們並常得到平安與快樂。<八大人覺經>告訴我們非常的清楚,少欲即知足,懺悔就是不後悔之前所犯而提起負責的表現。時常對不起自己為慚,對不起他人為愧,師父也告訴過我們,聞過而喜,聞譽而懼,如此便能常提起正念。另一方面,自淨其意的懺悔,對他不起為慚,對己不起為悔,我們可以對佛菩薩、自己或他人直接懺悔,有這樣的觀念與方法,相信大家都能每天活的快樂又有意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dmi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